好氧池补充原水流量计算
引言:
在现代污水处理过程中,好氧池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通过氧化有机物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并利用氧气供给好氧微生物进行生长繁殖。为了确保好氧池的正常运行,合理补充原水流量非常关键。本文将介绍好氧池补充原水流量的计算方法。
一、补充原水流量的基本概念
好氧池通常与进水泵房相连,进水泵房通过泵将原水抽送至好氧池内。补充原水是指新鲜水源进入好氧池以补充脱水造成的水量损失。补充原水流量的计算旨在保持好氧池的正常水位,并满足好氧微生物的需求。
二、补充原水流量计算的步骤
1. 求解好氧池的总容积
好氧池的总容积是计算补充原水流量的关键参数。通常,好氧池的总容积等于污水日处理量的2-3倍。假设污水日处理量为Q(m3/d),则好氧池的总容积可以用公式V=2Q或V=3Q来计算。
2. 计算好氧池的水位损失量
好氧池的水位会因为脱水等因素而出现损失。水位损失量取决于好氧池的设计和运行特点,一般为总容积的10%-50%。假设水位损失量为L(m3),则L=0.1V或L=0.5V。
3. 确定补充原水流量
补充原水流量等于水位损失量与污水日处理量之和。即补充原水流量Qs=L+Q。
4. 计算补充原水的时间间隔
补充原水的时间间隔取决于好氧池的运行状况和补充原水流量。通常情况下,补充原水的时间间隔可以设定为4-6小时。假设补充原水的时间间隔为T(h),则T=24/Qs。
5. 计算每次补充原水的流量
每次补充原水的流量等于补充原水流量与补充原水时间间隔的乘积。即每次补充原水的流量Qc=Qs*T/24。
三、实例分析
假设某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日处理量为800m3/d,好氧池的总容积可用公式V=2Q来计算,即V=1600m3。假设水位损失量为总容积的20%,即L=0.2V=320m3。那么补充原水流量Qs=L+Q=320+800=1120m3/d。设定补充原水的时间间隔为5小时,则T=24/Qs=24/1120≈0.0214h。每次补充原水的流量Qc=Qs*T/24=1120*0.0214/24≈0.9867m3/h。
结论:
好氧池补充原水流量计算是确保好氧池正常运行的重要步骤。通过求解好氧池的总容积、计算水位损失量和确定补充原水的时间间隔,可以准确计算出补充原水的流量。合理的补充原水流量有助于维持好氧池的水位和满足好氧微生物的需求,从而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参考文献:
1.《给水排水规程》
2. 《污水处理工艺原理与设计》
友情链接: 财产保全担保 |